Call Us:+886-4-2659-5211 ext.122 & ext.611 | sales@cotechinc.com

上緯投控(3708)與旗下轉投資公司磁震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磁震科技)於10月13日受邀參加經濟部產業發展署、工業技術研究院、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於今日共同舉辦之「綠色價值鏈 創造永續循環汽車論壇」,展示循環複材於汽車部件之應用實例與回收解決方案,偕同汽車同業全力朝向碳中和及循環經濟領域前進。

磁震科技為目前台灣少數擁有完整複合材料以壓力釜成型技術,設計及製造重量輕、高強度的複合材料部件,並已取得AS9100航太認證及IATF 16949汽車認證。以汽車碳纖維零部件生產過程為例,磁震科技擅長的真空壓力釜(Autoclave)成型工藝,需經製備、切割、真空壓力釜固化、脫模、銑削、上漆等流程,保證了產品高強度的品質與外觀要求,碳纖維輕質結構可吸收大量的衝擊能量,有助於提升車輛安全性與加減速性能,同時更輕的重量也意味著可減少燃料能源或電力使用,從而有更好的碳足跡。

由於碳纖維具有輕量化與高剛度特性,普遍使用在航太工程、飛機與汽車車身部件。其中特別是汽車領域,從引擎蓋、電池箱、電機殼體到內裝和外觀的設計元件,再到擴散器、尾翼等均可見到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。然而,這些車體及電池模組中所使用的複合材料,未來卻將面臨未來退役回收難以處理之痛點,加上歐盟執委會提出廢車輛指令(End-of-life Vehicle, ELV)修正草案要求從車輛設計就要考量再利用的便利性,並且規範新車要使用一定比例的再利用原料,促使汽車零件供應商壓力倍增,逐漸要求供應鏈開發可回收材料產品。目前,車用複合材料部件多使用熱塑性樹脂基材,主打回收、重複再利用以符合全球減碳趨勢,事實上熱塑性複合材料技術卻仍有其侷限性,並且車用部件回收生態圈亦尚未成形。

磁震科技透過結合母公司上緯集團的可回收熱固樹脂「EzCiclo易可收」/「CleaVER可立解」系列產品與碳纖回收再利用布局,將循環複合材料應用於車用部件,使終端應用客戶無須更改現有的製造流程,也能完成產品於生命週期終止後回收,以減少碳足跡。磁震科技現有循環複合材料車用部件成品為可回收汽車尾翼,外觀可達超級A級,重量僅500gm,並一體成形金屬零件。後續則將重點開發引擎蓋、內外飾件、電池盒蓋及車體等車用部件,採用可回收樹脂EzCiclo與回收碳纖,以滿足車用輕量化、高強度和高耐溫需求,並同時改善碳纖維部件回收高成本和碳足跡問題。

上緯投控(3708)將持續在環保、綠色能源領域深耕及發展,近年轉型以「致力碳中和,創生新材料」為未來發展核心,攜手旗下磁震科技研發可循環再利用的航太及車用部件創新產品,同步布局微波加熱及膨潤降解技術,以完善複合材料再利用之閉環,與客戶一同建構循環經濟生態鏈,實現淨零排放目標共創雙贏。

分享

相關文章: